对外保温常见施工质量通病的整治
作者:来源:日期:2018/7/29 11:36:07人气:1554
上级对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要求越来越细、越来越严,而基层水利技术现状远远不适应形势的变化。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包括“纵向”
和1横向“两个方面,”纵向"即自始至终(全过程)/横向"即全面覆盖I大、中、小型),小型水利也不例外。小型水利工程须从项目的论证、设计、建设、监理、管理等环节抓起,做好质量全裎监控工作。基层水利部门多数集监督、设计、监理、施工等职能于一体,应注重开发人力资源、加强质量教育、提阮检测水平、搞好建后管护等,建立起适合自身情况的质量保证体系。
对外保温常见施工质量通病的整治周哮(大庆市房产局)一、外保施工质量通病及分析1、外保施工准备不足,难以保证施工质量(1)建设部印发的(20061192号(民用建筑工程节能质置监督管理办法>,中明确要求,施工单位开工前应该编制建筑节能专项施工技术方案,监理应制定符合建筑节能要求的监理规划及实施细则“,可见,这是准备施工最为重要和基础的环。(2)图纸会审过程形式化。设计图纸明显存在设计深度不够,如,设计图中对保温材料没有具体的性能要求、保温施工细部节点包浩雨罩、挑檐、封闭阳台栏板、空调室外机板等外挑构件的施工做法囫囵吞枣,施工和一些监理单位却视舫不见,马虎从事,为日后的施工质置隐患埋下了伏笔,造成施工中边设计、盲干,甚至返工,延误工程进度,降低质置。(3)施工前的示范样板,没经过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人员确认,没形成文字记录,就施工。严重违反(居住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技术规程〉中的g求。其表现,很多工地做样板验收时根本没有让设计人员把关样板只局限于一块墙,没有样板节点,针对性和代表性差,导致大积施工随意性大,质量标准参差不齐,产生”热桥“。
f2、进场材料失控,偷梁换柱走样(1)严格建筑节能材料进场检脸是确保建筑节能工程质置的关键。但从实际施工现场调查,目前进场材料仍存在进场材料证明、复试报告不齐全或部分材料漏检等,这些问题带有普遍性,被称通病。这将大大影响节能工程的使用效果。①复试项目缺项,难以判断材料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目前施工现场常见保温材料主要以聚苯板(EPS)、挤塑板)、聚苯颗粒混合浆料(俗称“保温灰”)、硬质泡沫聚氨酯等为主I <居住建筑节能工程质置验收规程>中明确了各种保温材料的产品技术性能检测项目,这是保证外保温性能、耐久性和耐火性的前,而复试报告往往缺少这重要的一环。②材料复试批次不足,不符合规范和规程的要求。这是节能保温材料复试检测的常见病,鉴¥目前节能保温材料的试验费用高于土工材料,施工单位为了节省开支,往往整个工程现场减少复试批次甚至只做一次试验取代良批次试验,将其代表所有使用的节能材料的性能,严重违反了规范要求。③忽视外墙保温系统的耐候性检验环节。在外墙保温工程技术规程(G144-2004)中第4.0.1条明确:“应按规程规定对外墙外保温系统进行耐候性检验n.④简化或缺失部分材料试验报p,试验报告滞后。如,塑料锚栓尚没进行拉拔和抗老化试验就使或者像门窗等进场材料由于”四性"试验时间长,导致试验报告果超前使用。(2)以次充好造成质置伪劣。由于市场上保温材料着性能的不同价格差异,便导致信誉度低的保温材料供应商为It追求利益最大化,提供的样品质量往往与实际发货的质置反差大,以次充好,以劣顶优加之施工单位取样复试时只对样品做复试,监理单位监管不严,根本不见证,给质材料进入现场创造了条件。
3、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低,严重影响外保温质置建筑节能施工技术复杂,虽然(技术规程>和〈施工工法指南已经相继推出,但操作人员的施工技术水平不高,造成以下质问题:(1)保温板粘贴前,墙体外表面平整度、垂直度不符合规范要求,导致保温板都粘贴好后根本无法达到平整度、垂直度3mm的验收要求。(2)保温板的拼缝留在门窗洞□四角处的现象普遑。这恰恰违反了G144-2004规定的"门窗洞□四角处EPS板,不得拼接“的要求,因为门窗四角是应力集中部位,应采用整块EPS板切割成形,避免因板缠而产生裂缝。(3)粘结面积达不到要求。楼层在7层以上时应采用满粘法即不小于70%施工,7层以下宜采用满粘法施工,可实际操作与要求严重不符。(4)门窗框与垴体缝隙、保温板与保温板缝隙没有用聚氨酯发泡填塞,密封不严密,出现裂缝。(5)普通耐碱网格布的敷设没有搭接或搭接长度不足、而网格布搭接在门窗洞□45度处没有加贴300x20的附加网。网格布反包处理不符合图集要求。(6)由于设计的原因,细部节点,雨罩、挑檐、封闭阳台栏板、空调室外机板等外挑构件没做保温或做的不规范。(7)雨落水管卡具出保温板连接件没有预先设置或周围封堵不严。(8)时有抹面砂浆层太薄,不能遮盖苯板加之涂料后出现明显框架,影响平整度;时有抹面砂浆层太厚,或第一层抹面砂浆层未干透,仓促第二层抹面,发生裂缝;时有墙面没有按规范做伸缩缝,或者伸缩缝没有按照图集施工,出现墙体裂缝。
二。质量通病防治对策1、图纸会审时,将节能保温设计要求一同会审,认真识图,把建筑图与设计文件所引用的图集结合起来,搞清各方面相互关系,尤其对节点部位的构造要求,如有问题,应及时与设计沟通,不留死角,做好质量预控工作。
2、施工单位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好建筑节能专项施工技术方案,方案要结合工程特明确材料性能要求、施工执行标准、工序、交接检验的要求、细部节点的施工方案以及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等,让操作人员一目了然,一看便知道按什么程序怎样施工,达到什么标准。
3、节能施工前,应以样板带路。施工单位选出技术水平高的施工人员作好样板,样板应有示范性和推广性,不能仅限于一块墙,要突出各个细部节点处的施工构造,并经建设、施工、监理、设计单位联合检查确认,及时做好文字性备案基础上,才能进行大面积推广,确保万无一失。
4、做好对施工操作人员的岗前教育培训工作。由于施工人员来自方方面面,文化水平、技术能力、个人素质参差不齐,加上新技术对于大多数施工人员来说是个新生物,所以教宵培训工作是确保施工质置的关键,培训做得好,施工水平高,则施工质置就好,反之质量就难以保证。
5、严把进场材料检验关,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监理单位应严格实施检验进场材料的‘一证两报告“制度,即:”合格证、性能检测报告、复试报告'’是否齐全、检驺项目是否符合相关规范要求、检验结果是否符合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
6、严格按设计图纸、国家、地方施工及验收规范施工标准,严ffl管理把施工搡作程序关。做好上下道工序交接检验工作,上道工序验收不合格不得进入下道工序。强调与检查细部节点部位的施工质置,避免产生“热桥". 7、监理单位应树立监督权威,加大现场巡查力度。努力实现即时控制,尤其是针对以上施工过程中质置通病的控制,对容易发生的问题务必作到早预防、早发现、早纠正,避免积重难返,避免大的返工损失。
8、做好成品保护工作,防止因为返工影响节能外保温的整体效果,延长外保温的使用寿命。
虽然学术界对目前外保温系统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尚存有争议,但只要严格遵守施工规范的要求,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是完全可以避免出现的质置隐患,延长工程寿命。
电子文件在科技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唐丽君1梅娜娜2(1.齐齐哈尔市勘察测绘院;2.齐齐哈尔市城建档案馆)电子文件及其特点电子文件存在着多种定义:美国联邦管理法规将其定义为:电子文件包括数字的、图形的及及文本的信息。它可以记录在计算机能够阅读的任何一种介质上,并且符合文件的定义。"国际档案理会电子文件委员会将其定义为:“电子文件是一种通过数字电脑进行操作、传输或处理的文件。"本文论及的电子文件包括以计算机盘片、磁盘和光盘等化学磁性材料为载体的各种文件材料,如电子文档、电子报表、电子图纸、电子图片、多媒体音视频资料等等。与传统的纸质文件比较,电子文件有如下特点:电子文件的读取需要电脑等现代化办公设备;电子文件易于完成检索、复制、传输等管理工作;电子文件易于存储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患;电子文件的保存环境与传统文件要求不同。
电子文件应用于科技档案管理的可行性2.1科技档案的特点使其适于电子文件管理。科技档案中涉及到大量的图表、照片、录音、录像等资料,而图纸、表格、图片、多媒体音、视频资料等均可以形成电子文件,且便于完成检索、复制、传输等管理工作。
2.2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电子文件应用于科技档案管理提供了可能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普及,计算机管理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企业生产管理活动的方方面面,这就为电子文件应用于科技档案管理提供了可能性。
首先,在为科技档案馆提供资料的各种企业单位中,管理信息系统(MIS)及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计算机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办公自动化、无纸化办公日渐普及,这就使档案的生成方式发生很大变化。这些单位在进行产品设计、文件的起草、数据的统计及处理时,都可借助计算机直接形成电子图纸、电子文档表格,多媒体声像资料等电子文件,为电子文件应用于科技档案管理提供了大量的原始资料和素材。其次,随着档案管理办公条件的改蕃,办公自动化、网络化已经得到普及,这为档案管理部门处理电子文件提供了保障。
由此可见,电子文件应用于科技档案管理已成为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电子文件应用于档案管理的优势3.1与传统的纸质文件相比,电子文件具有以下优点:a省钱。
采用电子文件管理档案,只在初次取得文件时需要投入定的资金,文件取得后,要想得到复件,只需花少置费用进行复制即可,如采用传统的纸质文件对档案进行手工编研,需要很多的经费,从而给国家和档案管理部门造成负担。b省力。采用电子文件管理档案,可充分利用和发挥计算机、网络等各种现代化办公设备的潜能,使文件的查询、修改、保存、传输等工作更易完成,可大置节省人力、物力。c省时。采用电子文件管理档案,可以缩短二次信息的加工时间,从而提高档案信息的时效性。d高效。采用电子文件管理档案,信息成果可多份拷贝,从而扩大了档案的应用领域,拓宽了服务范围,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3.2与传统档案缩微技术相比,电子文件具有如下优点:a电子文件制取设备简单,易于推广普及,一般的企业单位或档案管理部门利用现有的计算机设备再附加一些设施,操作人员稍加培训,按照提示进行操作即可取得。b电子文件易于保存。电子文件可保存在光盘上,光盘存储密度高,一张普通的光盘能存储的内容相当于上万面的A4文件或13盘16毫米缩微胶卷的存储量。
电子文件应用于科技档案管理的实施步笈4.1电子文件的取得。对于新生成的城建档案,可以要求相关单位在提供纸质文件的同时再提供一套电子文件,从而使档案管理部门可直接获得电子图纸,电子文件、电子图片、电子音、视频文件等。对于原有的纸质文件,档案管理部门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利用计算机、扫描仪、数码照像机、数码摄像机等设备,通过文字录入、图纸扫描、拍照、录像等手段,逐步取得原有档案文件的电子版。
4.2电子文件的利用。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大电子文件推广应用的力度,使电子文件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档案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应当为电子文件的应用提供条件。主要为:改善办公条件,为工作人员提供多媒体计算机、局域网、互联网等设备设施;为相关人员提供培训,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这些先进设备的使用技术,为其应用电子文件奠定基础。
4.3电子文件的保存。电子文件的载体材抖主要是光盘,保存光盘的理想温度为相对湿度为40%(+±5%)。在电子文件形成和使用过程中,要采取严密的防灰尘措施,灰尘会污染光盘表面,形成物理损坏,造成记录信息的损毁;灰尘中所含的化学成分会不同程度地引起光盘载体腐蚀、降解等,造成记录信息消失;灰尘是霉菌孢子的传播者,也是霉菌的培养基、繁殖地,霉菌分泌的酶和有机酸会损坏磁性载体和光盘,使数据丢失。灰尘一旦对电子文件载体造成危害,载体上所记录的信息可能会局部丢失,在计算机系统上便无法读出原始信息,使电子文件失去保存价值。有害气体和光线对光盘的破坏力也很大。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氯气等具有酸性和氧化性,在一定条件下,腐蚀、破坏光盘基老化、变质,使电子文件信息丢失。光线能使电子文件载体材料发生光氧反应,使盘基老化,强度下降。
综上所述,做好电子文件的保存工作,要提供温度、湿度适宜的环境,同时要做好防尘、防有害气体、防光照等工作,并经常备份,以防数据丢失。
电子文件应用于科技档案管理的难点及对策电子文件应用于科技档案管理已成为一种趋势,但就目前的
热门新闻